查看原文
其他

自发演化产生的制度一定是良好的制度吗?

风灵之声 风灵 2023-06-06


文 风灵


在研究哈耶克思想的学术圈内,柯兹纳是公认的权威之一。我们在前面几讲学习了柯兹纳对哈耶克的知识问题的分析,也可以感受到柯兹纳的确对哈耶克的思想有非常深入的研究。柯兹纳自己曾讲过一个小故事,有一回,哈耶克在现场听他的演讲,讲完以后,哈耶克走上前去对柯兹纳说,你说的不是我的意思,但我认为你是对的(大意)。可见,柯兹纳对哈耶克的思想做出了哈耶克本人都没有想到的发展。因此,本讲中他对哈耶克的批评是值得我们特别关注的。

 

柯兹纳在前面讨论了分散知识所引起的困难,并且令人信服地阐述了为什么市场过程是一个学习和发现的过程,通过这样的过程,分散知识的问题得到了解决,市场趋于均衡和协调,也就是产生了良性的结果。这点我们已经很熟悉了。

 

我在第十三讲中,也曾经提到过,分散知识的问题是哈耶克后来关于制度演化的思想的基础,是他在更大范围内的社会哲学研究工作的基础。哈耶克自己也曾经在1973年出版的《法律、立法与自由》第三卷中明确表示过:

 

对于我们在经济领域中的制度性无知的重要性的认识……事实上就是在《法律、立法与自由》一书中,系统性地在更广泛领域应用的那些思想的出发点。

 

事实上,早在1960年的《自由宪章》中,哈耶克就将其1945年的经济学观点应用到了广泛得多的领域当中。哈耶克在该书中指出,“所有个体掌握的知识总和,绝不会表现为一种整合的整体。最大的问题是,我们如何才能都从这种知识——它只能以所有人分离的、局部的、有时还相互冲突的信念分散存在——中获利”。他马上进一步评论道:“换句话讲,在很大程度上,正是因为文明让我们能够从我们个人所不具备的知识中获利,同时,也因为每个人对他的特定知识的利用可能帮助某些他不认识的人们实现其目标,所以作为文明社会中的成员要比独自一人在实现自身目标方面更成功得多。”

 

我们从哈耶克的作品中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即哈耶克认为,我们大部分有价值的社会制度之出现,离不开彼此依存的预期所组成的复杂网络,不可能想象,任何中央集权组织能够故意地模仿这样的网络。在哈耶克看来,导致这种良性的文化规范和制度自发出现的因素,正是自发协调的社会过程能够进行演化的那种环境。也就是说,他认为,制度演化和良性制度自发出现的环境是一致的。虽然我们不能说,哈耶克的主张是“演化就等同于进步”,但他确实曾明确表示:“自发演化乃是进步的必要条件,即便不是充分条件。”换言之,他相信良性的制度必然是演化的,虽然演化出来的未必是良性的制度。但是,让很多人感到困惑的是,哈耶克自己仍然有一些建构主义的思想,比如他提出的货币的非国家化构想,以及他在《法律、立法和自由》中对宪政制度的设计,这似乎表明,他对这些制度架构本身能够自发演化产生没有足够的信心,而寄希望于某种顶层设计。

 

柯兹纳当然是哈耶克的铁粉之一,但在本章中,他并没有像许多哈耶克的追随者那样尽力为其辩护,而是直言不讳要加入批评者的行列。柯兹纳的观点是,自由市场发现和利用分散知识最终实现良性结果的自发过程,并不能照搬到制度演化的过程中。制度演化不像市场那样存在一种系统性的发现过程,从而不能保证所有的知识都趋于被充分利用,最终出现良性的结果,或者说,可能某些更优越的制度永远无法通过演化产生。

 

柯兹纳时常强调警觉,而我个人觉得,他本人对于知识问题和市场运作的方式,就表现出了远胜常人的警觉,甚至胜过了他特别仰慕的米塞斯和哈耶克这两位大师级人物。

 

柯兹纳将在市场中分散知识所产生的问题分成了两类:一种他称为知识问题A,也就是市场参与者因为不掌握他人情况而过分乐观的问题。他们作为卖家报价过高,作为买家报价过低,这样就无法达成交易;一种他称为知识问题B,是市场参与者因为不掌握他人情况而过分悲观的问题。他们作为卖家认为东西低价也卖不出去,干脆不去卖;作为买家认为出高价也买不到,干脆不去买。

 

市场机制解决这两种知识问题的方式是不同的。通常而言,过分乐观所产生的知识问题A几乎马上就能被察觉,而不需要特别的发现过程。卖家报价高了,卖不出去自然会降价,同样的,买家报价低了而买不到,自然会提高报价。因为行为人会积极主动地参与市场交易,这种错误很容易在市场交互中自我显现。

 

但是,过分悲观所产生的知识问题B却是隐而不显的。被错误或不完全信息误导的人根本就不参加市场交易,他们退出了市场。那么,这种错误如何才能得到纠正呢?如柯兹纳所说,这种知识问题B……造成了不能实现潜在收益。由于没有意识到所导致的损失,也就不存在这些问题被揭示和纠正的必然性,这一点与知识问题A的情况不同。市场参与者今天彼此不了解的信息,到了明天他们也往往仍然不知道。

 

知识问题B在市场过程中是怎么得到解决的呢?这正是我们所反复阐述的企业家发现过程,而发现过程的动力来自于知识问题B创造的激励。警觉的企业家只要成功地解决了知识问题B,就能够获得纯利润。经济学理论告诉我们,存在强大的市场趋势,以这种方式,让所有的纯利润机会被注意和把握。通过企业家发现先前被忽略的机会,知识问题B得以解决。

 

重要的事情必须再三强调,发现过程得以启动,是潜在的纯利润机会!没有这种纯利润机会,就没有系统性的知识发现过程。

 

然后,我们来看更大背景下的制度演化问题。正如哈耶克所强调的,知识问题并不仅仅是市场背景下的问题,它也与社会制度的形成紧密相关。像这样一些制度,如法律、语言、使用货币、尊重私有财产等,都需要同时起作用的共同知识和共同预期,这完全类似于市场均衡所需要的共同知识。

 

柯兹纳指出,在制度演化中,因分散知识所造成的问题,同样可分为两种,类似于市场环境下的知识问题A和知识问题B

 

要形成某种自发秩序或制度,只需要解决知识问题A,也就是行为人只需要了解别人实际中在做什么就行了。大家都在使用某种语言文字,那你就跟着使用;大家都在使用某种度量衡,你也就用这种。如果每个人都这样做,就能够自发形成一套规则。我们比较熟悉的例子是语言,现在有很多网络新兴词汇,别人用,我们也就跟着用,用得多了,就成了我们语言的一个组成部分。

 

但是,解决知识问题A虽然能够自发形成一套规则,然而,要保证这是一种良性的乃至最佳的规则,还需要解决知识问题B,也就是发掘出那些隐而不显的信息,那些人们没有以行动充分表达的愿望。

 

柯兹纳举了度量衡的例子。英制单位确实是自发形成的,但比起公制单位,可能是比较差的度量体系。就我看来,公制单位与十进制相配合,而英制单位则不是,一个社会既使用十进制又使用英制单位,显然不会很方便。但是,如何把较差的英制单位转化为较好的公制单位呢?取决于社会中的每个人都正确地判断别人将愿意使用公制体系,虽然现在还没有人在用。这几乎不能指望靠自发的过程来实现。我们可以注意到,采用英制单位的社会中的个人,是没有动力或激励去做这种事的,即使它对整个社会有好处。因为个人无法在其中找到利润机会,私人的收益和社会的收益不是重合的,也就是存在外部性。如果别人都采用英制,你开始采用公制,你不但赚不到钱,还会亏本。语言也是如此,我们惯于使用的语言,未必是最优越的人际交流方式,但个人并没有动力去改变。还有我们现在使用的电脑键盘,其编排方式未必是最优的,但既然已经沿用下来了,也就没人去改变了。

 

不过,自发演化中确实也有以更好的制度代替原有制度的例子,比如哈耶克所引用的门格尔讲述的货币产生的故事。柯兹纳先举了一个相似的例子来说明,就是一条雪地里的小路的形成过程。没有人走过的雪地,只要有某个先行者踩出了一串足迹,后面的人自然而然就会沿着他的足迹前进,因为这可以减少很多成本。而走的人越多,就越有利于更后面的人,最后就会踩出一条清晰的小路来。在这里,并不涉及解决任何知识问题,人们就是沿着既有的足迹前行就是了。先行者踏出来的路线只和他自己当时的情况有关,而与发现他人潜在的意愿没有关系,最终形成的小路是所有参与者有目的行为的无意识后果。

 

货币的出现确实涉及知识问题,需要在没有货币的情况下,发现某种大家都愿意接受的、能够充当交换媒介的特殊物品。但是,发现这种交换媒介的动力并不是因为可以带来潜在的纯利润,而类似于雪中小路的例子,行为人只是单纯地觉得用一种他人较为容易接受的商品在易物交易中过渡一下更方便些,这对后来者形成了滚雪球效应,越来越多的人使用这种商品作为媒介,最终就形成了货币。

 

我们从这里可以看出,制度的自发产生的过程中,由于没有纯利润机会的吸引,并不存在系统性的发现趋势。在货币形成的例子中,行为人之所以关注他人可能更需要什么,是因为所涉及的是自由交换行为。同时这种行为又有自我加强的趋势,从而才能自发实现易物经济到货币经济的理想转型。而在不涉及自由交换行为的制度演化过程中,知识问题B可能无法解决,形成的也就未必是良性的制度。比如,柯兹纳举了军备竞赛的例子,长期不和的部落或国家可能会觉得加强自己的武装以抵御可能的攻击是明智之举;但是,加强它自己的武装,对另外一方则增加了危险,导致军备建设螺旋式上升,加剧各方的猜疑,增加战争的可能性。这种悲剧性的过程是众所周知的,也很容易理解。又比如剧场效应,大家都坐在剧场里看戏,前排某个人为了看得清楚点站起来看,他后面的人也只好跟着站起来,最后一排排都站起来了,但大家观赏节目的效果并不会更好,而且付出的成本还更高了。剧场效应在现实中有很多应用,有人指出那些被称为高考工厂的超级中学如衡水中学、毛坦厂中学等就是剧场效应的例子。这些都算是自发形成自我强化的不良秩序。

 

当然,在有许多平行制度相竞争的环境下,可能会有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的长期趋势。但要注意,首先,这种趋势与利润驱动的市场发现过程不同;其次,即使有制度竞争,也没有办法保证,留存下来的制度一定是对全社会而言最优良的制度,因为即使有竞争,但由于存在知识问题B没有解决,最优良的制度可能压根就没有产生;或者较差的制度被路径依赖锁死,没有人有动力且有能力去打破,在很长的时期内这种制度都难以改变。

 

这样,我们也就能够解释,醉心于自发秩序演化的哈耶克,为什么偶尔也会冒出建构主义的念头。他自己或许没有完全意识到,他对制度演化良性结果的信心,其实并不如他对自由市场良性结果的信心那么大。

 

这一讲中,我们分析了柯兹纳对哈耶克的制度演化观点的批评,他的角度独特且有说服力。我个人是赞同他的观点的,也就是说,赞同自由市场环境中的自发秩序并不能完全与制度演化中的自发秩序相提并论。下一讲我们将转向福利经济学,谢谢大家,再见。


相关文章:

为什么计划不能解决知识问题?

市场过程的含义 | 第一章  市场过程理论:捍卫奥地利学派的中间立场(1)

市场过程的含义 | 第一章 市场过程理论:捍卫奥地利学派的中间立场(2)


     本文是我在正一君书院领读柯兹纳的《市场过程的含义》第十五讲文字稿,有修改。

     目前我们读书活动已进行到第二期,我将继续领读柯兹纳的另一本经典著作《竞争与企业家精神》,点击下面的海报二维码即可了解详情。

      另外,欢迎加入读者群,仅限订阅本公号半年以上的读者。需要加群的亲可以联系我的微信号mefengling。



点击阅读原文可阅读:为什么计划不能解决知识问题?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